【人力資源,以人為本】
以人為本,即從人性出發,以人為中心,理解人、尊重人、關心人,把員工視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和資本,最大限度地滿足個人發展的需求,使員工的潛力、智力、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。
集團能取得今天的成功,關鍵的一條是長期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,從如何看待人、尊重人、使用人、激勵人、關心人、培養人等出發,在價值標準、人才觀念、管理模式、激勵機制、員工培訓、文化生活等方面,采用了一種獨具特色的人文主義管理,既體現較為鮮明的民族特性,又具有企業十分突出的個性特征。
【用人理念,貴在擇人】
什么是人才?我們的觀點是:合適就是人才。古人云:十步之內,必有芳草。企業內部處于不同層次,屬于不同類型的人才,其才干的表現形式具有不同的特點,不能簡單地劃為一個標準,人才與非人才并不存在固定的、不可逾越的界線、差別。
在人才使用上,集團堅持“三看三不看”的用人標準(看品德、看能力、看業績;不看學歷、不看背景、不看年齡),主張跨地區、跨行業、跨所有制地使用人才。在實際中既有“內行領導外行”,又有“內行領導內行”,更有“外行領導內行”;既可“大材小用”(相對過去的資歷級別降格使用),又可“小才大用”(根據能力業績破格提拔),還有“反才正用”(保留個人缺點發揮其獨有特長限制使用)。除對外顯人才進行大膽引進使用外,集團還特別注意對企業內部潛在人才的開發利用。
【嚴格公正,人性管理】
東森企業集團董事長認為,企業猶如一個軍隊,沒有嚴明的紀律是不可能打勝仗的,為了確保全體員工的合法權益,必須采取嚴而又嚴的管理制度。
集團將“以鋼鐵般的紀律治理企業,以慈母般的胸懷善待員工”作為治企方針,在具體的管理實踐中體現為“寬”與“嚴”的有機結合,剛柔相濟,有張有弛。
所謂“嚴”,即以法制企,體現為集團嚴格的軍事化、半軍事化的管理方式,主張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,王子犯法,與民同罪。如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集團各項管理制度,對違規犯紀者實施各項嚴厲的懲罰措施,使員工棄惡從善,積極向正確方面轉移。又如,集團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,員工100%簽約上崗,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。在平等自愿、雙向選擇基礎上簽定勞動合同,既是對員工基本人權的高度尊重,是企業管理規范化、制度化的要求。這讓勞資雙方均得到有效保護,從而減少勞動爭議訴訟的發生。
“寬”,即以德服人,表現為尊重人的主體地位、參與意識、創造精神,體現為集團領導對每位員工的尊重和關心,體現為員工間的互助與關懷,體現為“希望大家庭”的工作氛圍,體現為目標相同、利益一致的團隊精神。
東森企業集團這支團隊,既紀律嚴明、管理嚴密,具有極強的戰斗力,又斗志昂揚、目標驅同,具有極強的凝聚力。全體員工風雨同舟,互相關心,患難與共,為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和人生價值而頑強拚搏。
【激勵與晉升機制】
人才競爭同時也是人才的精神狀態和工作情緒的競爭。激勵是一種有益的催化劑,是鼓起員工積極性的妙藥良方。東森希望多年來采取了科學合理的用人機制、利益驅動機制、內部晉升機制、合理流動機制,極大地保證了人才的主觀能動性發揮的最大化。
在人才晉升、任用上,打破論資排輩思想,根據能力、水平決定人才的晉升任用。集團確立就地就近的選才原則,提倡首先從企業內部選拔使用干部,使在競爭中適者、強者、優者脫穎而出,整個企業充滿生機和活力。
在績效考核方面,采取 “百分量化考核”辦法,從德、能、勤、績四個方面,將獎懲責任指標分解到各公司、各部門,盡量以客觀尺度進行考核,為具體的獎懲提供依據,有效地調動了全體員工的積極性、主動性和創造性。
在東森企業集團,學習不僅是一種制度,而且是員工的一種自覺行為。集團努力將員工的入職培訓、在職培訓(綜合培訓和專業培訓)、委托培訓有機結合起來,積極組織員工學技術、學管理、學禮儀、學法律,并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,鼓勵各公司員工認真學習,積極參與。
東森企業集團在以人為本的人才理念的驅動下,依靠先進的人文主義管理的獨特魅力,凝聚全體員工共同奮斗,終將如汪洋中的一艘巨輪,經受住驚濤駭浪的嚴峻考驗,駛向鮮花燦爛的彼岸!
【人才理念】
人才是資本,是最寶貴的財富,一切的成功都來自于每一位員工的努力,集團秉持“尊重人的價值、開發人的潛能”的宗旨,力圖打造出一個海納百川的集體,有源源不斷的員工在這里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。